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 | 稻香里的约定 ——听广播剧《禾下乘凉梦》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7:50

       3月17日,4集广播剧《禾下乘凉梦》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之声播出。“你用一生去辛勤耕耘,你用一生去努力圆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主题曲旋律悠扬,一个个音符跃入稻田。稻穗饱满、稻香馥郁,那个亲切的身影,从田野深处走来。

       广播剧《禾下乘凉梦》根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事迹改编而来。该剧并未沿用以往传记式作品常用的线性叙事手法,以全知型视角来回溯袁老孜孜求索的一生,而是从中截取了最重要的几个人生横断面加以重点展示,将梦想与种子关联起来,并利用强烈的戏剧冲突,环环相扣地推进剧情向纵深发展。

       “我叫袁隆平,江西德安人,在德安城祖父修建的颐园里面,有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广播剧《禾下乘凉梦》以袁老的童年回忆开篇,以袁老暮年回到故土又见稻田丰收结尾,首尾呼应,入情入理,诗意地向听众讲述了一个赤子逐梦田野的故事。

       塑造典型人物,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是什么鼓舞着、支撑着这个来自德安的少年“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把一生献给脚下的土地?纵观全剧,明晰流畅的故事线里,如羚羊挂角、水中着盐般,了无痕迹又循序渐进地嵌入了3个约定,以此构建人物行为动机,并串联剧情、升华主题。

       德安袁家颐园,父亲带回的天津小站米因为“品种好,种子好”,煮出来的米饭特别香。母亲叮嘱小袁隆平:“二毛啊,人也要像种子那样,破土而出,吸收阳光雨露,抵御风雪冰霜,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这个我晓得,我要做一粒好种子。”

       与母亲的约定,就像一粒种子,在袁隆平的心中慢慢发芽、成长。得益于母亲的英语启蒙和谆谆教诲,袁隆平从小就能阅读英语文献,接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在颠沛流离中,从北平到德安,从桃源到重庆,袁隆平获得了在大江大河中自由遨游的胆识。

       剧尾,袁隆平与母亲心灵对话。

       “二毛,你种的稻,做米饭真香啊!”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我仿佛看见,您走过稻浪的背影。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噼啪作响,水田在夕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些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哎呀,说不完的话……”

       母亲对儿子的殷殷寄望,儿子对母亲的深深眷念,言语朴实真挚,感染着每个听众。人们都说,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而他却说:“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一年年春华秋实,报国为民,让地里多一分收成,是科学家袁隆平与田野的约定。

       受母亲影响,袁隆平报考了农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安江农校,课堂上他是农民的老师,不上课时他与农民一起劳作。从纸上理论到田里的累累稻穗,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注定了是一条艰辛之路:7月酷暑,在试验田里数穗子,作标记;从几十万株正在扬花的稻穗中,寻找雄性不育株;辛苦繁育到第三代的雄性不育株共60多个盆盆罐罐被人砸烂,幸好妻子偷偷藏下了几盆;试验田里的秧苗被不理解的群众拔掉了,他毫不犹豫地跳下井捞出5根秧苗;育种的路子总是跳不出栽培稻,亲缘关系太近,产量上不去,袁隆平决定“换一条路”,去海南找野生稻……

       袁隆平不顾性命地在地震废墟中徒手去扒催芽的浸种小布袋,他还要在操场上搭个窝棚,守着试验田。看到这些,云南元江县农技站党支部书记老周困惑了:“老袁啊,现在都说‘挖地不用量角器,种田不用ABC’,你何苦舍了命地去搞你的那个杂交水稻?”

       百姓饥寒交迫逃荒要饭,帝国主义的飞机狂轰滥炸,过往的亲身经历让袁老感到心痛:“要想不受别人欺侮,中国就必须强大。我搞杂交稻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百姓碗里多一口饭嘞,地里多一分收成。”1982年秋,菲律宾,国际水稻学术报告会上,业界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上台深深鞠躬,再次道出了这句质朴而分量千斤的话:“让老百姓碗里多一口饭,地里多一分收成。”

       有天,妻子递给袁老一本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写的《谁来养活中国》。布朗预测,21世纪初中国可能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造成全球的粮食恐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养活中国人。而这本书的封面,有个大大的问号:未来谁来养活中国人?

       袁隆平笑了笑:“我给他一个答案。”

       粮食安全是永恒的全球性问题,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中国十多亿人口,多一点粮食不怕,但要是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会绊倒一个国家。”袁老心怀天下,从亩产300公斤到500公斤,再到700公斤、900公斤,杂交水稻成功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杂交水稻诞生在中国,但属于全人类。攻坚克难,推出理想株型杂交稻,进一步提高杂交稻产能,并将关键技术推广到全世界,造福全人类,是“杂交水稻之父”与世界的约定。

       “搞科研如同跳高,跳过了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20世纪末,快70岁的袁老主动请缨,立项“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并组织实施。2011年,81岁的袁老带着研究生下田,顶着太阳,趟着泥水,看稻子倒不倒伏,看哪些品种经得起大风,他还骑坏了八九部摩托车。有德安老乡来看望自己,袁老鼓励大家,超级稻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后,接下来是第四期1000公斤……

       一年又一年,在袁老的家乡德安,千亩超级稻田绿了黄,迎来丰收。“我梦见试验田的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了,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高兴的呢,跟同事们就坐在瀑布一样的稻穗下乘凉。” 稻穗在风中摇荡,小提琴声和着虫鸣鸟叫,金灿灿的稻田里,一个梦正馥郁飘香。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