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
评论家看“听故事见江西大型原创主题故事剧”
发布时间:2022-11-15 11:23:02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听故事见江西大型原创主题故事剧”于11月9日晚在景德镇陶溪川大剧院精彩上演,同时在江西卫视、今视频、都市2直播、5直播,凤凰网、百度直播、江西文艺视频号、陶溪川文创街区等多平台同步直播,千万名“云观众”通过网络近距离欣赏江西故事,聆听江西声音。部分文艺评论家、文艺评论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观看,现将部分短评摘编如下:

图片

周伟华  省评协戏剧影视评论专委会副主任

“听故事见江西大型原创主题故事剧”是一部成功的舞台作品,该剧以精巧的情节编排、精致的人物塑造、精美的舞台呈现,生动讲述了十一个江西故事,展现了可亲、可爱、可敬的江西人形象。

故事编排引人入胜。剧中故事的编排各具匠心,或妙用线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如《井冈儿女》中到井冈山旅游的情侣,他们作为线索人物,在剧中跳进跳出,作用十分灵活,时而进入剧中,与剧中人物对话,时而置身戏外,对剧中人物言行进行品评。或化用戏曲舞台丑角功能,突显故事主旨。如《又见炊烟》中经营餐馆的两位青年,类似传统戏曲的丑角,他们插科打诨的表演,突显爱心厨房的公益属性和互帮互助的价值取向。

人物塑造真实可信。剧中的主人公,既是英雄、模范,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如《未完待续》的樊贞子,面对忙于扶贫工作时常加班的恋人,也会有“同在一地却谈出异地恋感觉”的惆怅。《跨越》中的叶钟盛也曾迷茫、不自信。正因为有了这些真情流露,英雄、模范才显得更可亲可爱又可敬。

舞台样式丰富多彩。剧中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既有独唱、重唱、合唱等声乐形式以及劲爆的街舞、曼妙的芭蕾等西方艺术样式,又有南昌道情、萍乡春锣、锄山舞等江西民间文艺元素,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需求。

 

图片
图片

董超  省评协会员

本次演出共采集了11个故事原型,经过创作者的采风、访谈、编写、排演后正式呈现在舞台上,《井冈儿女》《谁是邱娥国》《跨越》《泉心全意》《陶溪川的故事》等采用故事剧的方法讲述的江西故事,描摹了我们身边的人间冷暖和真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活生生的形象。

故事剧中,主创人员采用了多元化的手段丰富舞台叙事效果。首先,伴随着故事的展开,南昌采茶戏、萍乡春锣、南昌道情、九江锄山鼓等民间文艺元素,出现在剧中人物的生活情境中,呈现出江西地域文艺的丰富性和人民性;其次,故事剧采用了丰富多元的叙事手段,《未完待续》中的芭蕾舞、《又见炊烟》里的歌舞等都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叙事的舞台效果;最后,剧中的舞美简洁又富于变化,舞台中央的大斜坡可以实现360°旋转,横放时,是剧中人们攀爬的山坡、是泥泞的山路,竖放时,又成为爱的殿堂、忙碌的爱心厨房,实用而又多变。

故事剧演出受到了高达千万的网络观众观看,足见其影响力之大和接受度之高,它以中国式语境、中国式表达,很好地实现了江西民间故事的舞台剧化的表达。

 

图片
图片

伍文珺  省评协会员

故事剧由11个小故事组成,接地气弘正气得民心。主人公原型全部是来自江西本土的真人真事,取材自广大群众的身边事、关心事、感人事,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江西故事,以小切口展时代大气象,有高度有站位。

该剧独出机杼地创造了主题故事剧这一形式,将11个小故事串联起来。诸多在江西口口相传的感人故事在剧中艺术化地再现:江西90后扶贫干部吴应谱、樊贞子夫妇扶贫牺牲的故事,南昌爱心厨房夫妇的故事,几代洪都航空人追梦逐梦的故事,江西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故事,年轻人在陶溪川追梦圆梦的故事,现唯一健在的赣南红军烈士遗孀守候归人的故事……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当代在这部剧中有机结合。故事虽多但不繁杂冗余,每个故事按照题材内容的不同使用了不同的艺术表达样式。具体说来,形式上融合了话剧、戏曲、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内容上每个小故事角度立意也各不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题材和表现形式的新颖别致,这出剧不仅适合在大剧场演出,还可以单拆成各个小单元实现文化下乡。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传统戏曲中寻找当今人们价值观的契合点,用戏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寓教于乐,这是戏曲最可贵的教育意义。从呈现效果上看,本次故事剧较好地实现了这一意义。

图片
图片

谢雨新  省评协锐评团成员

在人物塑造上,故事剧展现了百年来涌现的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赣鄱儿女。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90后扶贫干部吴应谱、樊贞子夫妇,到十九年如一日温暖病患家庭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万佐成夫妇;从104岁高龄依然守望丈夫归来的红军烈士遗孀段桂秀,到为大爱逆行、为生命守护的江西138位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从“杂交水稻之母”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省委原第三巡视组组长李泉新……故事剧还原了一系列真实可感的榜样人物,他们大爱守护、默默付出、忠诚干净、勇于担当,传递了新时代不竭的精神力量。

在呈现方式上,故事剧创新舞台表现形式和戏剧表演形式,达到了良好的叙事效果。以11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单元,融合话剧、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全景式展现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江西故事。值得肯定的是,演出在舞台设置上简约高效,通过一个可以移动的斜平台+双阶梯完成全部置景,通过人物移动、道具设置、灯光变化完成舞台调度,呈现出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陶溪川的故事》中以青花瓷色彩为创意源泉的群舞,《跨越》中以航空机床为背景的唱段,《硕果》中由草地和教室展开的丰富生产生活空间,令人印象深刻。

在传播方式上,故事剧以现场演出为主,“云展演”为辅,极大拓展了受众群体。受益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移动端高清视频的流畅播放,通过多视角、多机位呈现的线上演出达成了对线下剧场环境的“复刻”甚至升级。在中场休息时,网络平台通过播放“故事原型和采访记录”等多元方式引导观众了解戏剧背后的真实故事,达到了介绍和导赏的双重作用。在直播评论区,不少观众在《井冈儿女》《谁是邱娥国》等单元片段留下“伟大而平凡”“感人至深”“扣人心弦”等弹幕评论,营造了“在场互动”的良好体验。

 

图片
图片

赖欢  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作为时代前进的传声筒,新时代文艺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尊重人民的“剧作者”和“剧中人”地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从这个角度看,“听故事见江西大型原创主题故事剧”的成功演出是一次深刻而生动的文艺实践,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和民族性三重维度的特色与亮点。其中,《未完待续》中以青春底色为攻坚之路奠基的90后江西扶贫干部吴应谱、樊贞子夫妇,《又见炊烟》中用一炉灶火氤氲出浓厚情味的万佐成夫妇,《跨越》中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几代蓝天筑梦人……展演的11个故事紧扣时代脉搏,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赤心报国等主题进行创作,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与现代视听技术展现在平凡岗位上执着坚守的赣鄱儿女形象,讲述了当代江西人民勇敢追梦的动人事迹,全方位、纵深式地彰显了赣鄱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伟大实践,是讲好江西故事、传播江西声音、展示江西形象的可视化路径的成功探索。

 

 

来源:省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