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协>>协会动态
【谷雨诗会】江西赣南诗群研讨会之一:王家新、张清华、李南、谢建平、干海兵等点评赣南诗群创作
发布日期:2019-05-13

    4月20日上午,江西赣南诗群研讨会在石城举行。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叶青出席并讲话,赣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雷致欢迎辞,省作协驻会副主席、调研员曾清生主持会议。会议邀请了王家新、张清华、李南、谢建平、干海兵等著名诗人及江西省内诗评家对三子、邓诗鸿、布衣、圻子、聂迪、谢帆云、范剑鸣、林珊、周簌等9位赣南诗群诗人创作进行了研讨。来自全省各地的诗人、作家代表和当地文学爱好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现场

 

 

 

 

王家新

评点林珊、布衣、三子、圻子

 

在林珊的诗里,山川自然、人文地气是具体可感的,她的叙述中有一种不动声色的隐痛;布衣的诗中山川大地的意象,隐含着一种桀骜不驯的张力;三子的短诗耐读而有味道;圻子的诗带有中国古典诗学的意味,有着内在的追求。布衣、三子、圻子都有着江西诗派的特点,注重文辞,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力。几位诗人的诗作让我惊喜,但仍有几点期望:一是还要继续到家,要靠自身不断去探索如何把诗歌写得到家;二是要更有独创性,要站在广阔的文学史角度,不断朝深处走,形成独到的、不可替代的高度辨识性的声音、风格,坚持陌生化异质性维度,最终塑造生命独一无二的面孔;三是要提升文学素养,突破技巧层面,融入深厚的生命内容,注意审视作品存在的价值,写出经得起时间考量的作品。

 

 

 

张清华

评点邓诗鸿、三子、林珊、布衣

 

邓诗鸿、三子、林珊、布衣都是相当成熟的诗人。首先,四位的作品都有着江西独有的诗歌传统,文辞清丽,注重修辞,语言非常好;其次,他们的个体性很强,都是以个体生命来面对写作。

邓诗鸿是实力派的有着宏观视野的抒情诗人,充满个人面对复杂的经验集合。他的抒情写作有其独有的意义,能够在宏大抒情里刻意营造一个自我,携带着古往今来的诗歌谱系,有坚定的自我意识、雄厚的知识储备和宽广的地理背景,因而有了一种宽阔的、纵深的、谱系化的风貌,可以称之为智性的抒情,其中虚拟的宏观自我和他的个体自我之间密切地贴合,充满张力。他的语言是盛大的互文,是一场语言的享宴,他把古往今来的大量符号化的词语,在古典诗歌里频繁出现的意象、典丽的词章、修辞统统拿来为他所用,形成属于他自己的现代的辞赋。通过切碎、转喻,甚至是过度饱和的策略,把这种修辞容易产生的华丽和过度的书面性平衡掉,总体上仍保有浩繁的饱和的气质,生成宏大的抒情气势,使他的语言更加纵深化,有了谱系感,有了根性和杂糅性。他有种叠加的写法,像是素描、厚描,不断的强化笔墨,在短的词章里有原写作的特点,同时具备了传统性和当代性。但若不加节制将产生能旨过剩和空泛化的问题。期待邓诗鸿在以后的写作中更加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

三子的诗个体性非常鲜明,短诗写得尤其好,特别精粹、细腻、耐读。他诗意的产生机缘是在个体生命与世界相遇时生发的无助和渺小,从而产生强烈的悲悯情绪。个体的弱小使得他对世界的看法产生强烈的破坏力、启示力、抵消力,给我们提供了不断反思自我的可能性,让人读到就有一种感动,对自我有一种纠正,对生命有一种重新的审视。通过弱小来展示他的在场感和感染力,写的是生命的自在状态,投射到世界万物上变成个体生命境遇,这有一定哲学性。三子强调智性处理,在互文、智性之中夹杂反思性的东西,总体上偏于朴素的风格,是一种弱写作。但过于风格化会导致单调,建议加入一些杂质,写得粗糙一点,增加摩擦力和附着力。

林珊的小悲欢是一种定位,意味着把自己的主体性缩小,但蕴含丰厚的诗意,像萨福,李清照,小悲欢其实蕴含着人生大道理。她是一位自然诗人,一是吟咏的对象多是自然事物,山川河流、风雨雷电、花鸟鱼虫;二是吟唱的态度,作为个体和自然、世界的相遇,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写得很自然。她的主题是写生命体验,和变动不拘的世界、永恒不变的自然之间常常有一种相遇,林珊永远是在场者的境遇,这种物我相通、物我相遇的处境产生了非常感人的效果。个人是渺小、暂时的,宇宙万物是永恒的,这种悲剧性比照产生出浓郁的伤感。林珊有时候会把自我安置得很妥帖,和自然的冲突性较少,其间有一种迷离感,不能准确判断现实,也不能准确判断自我,这种迷离感也是很有意思的。她的诗有种去修辞化的特点,表面看上去是处境、境遇的实录,但她的眼光是独到的、充满发现的;她的词汇量较小,但并不贫乏,所有的词都是可以对位于物的,目光所及,词应运而生,和她的世界非常融洽贴切的生成在一起,这点非常可取。林珊的问题在于有重复感,她没有和世界发生尖锐激烈的遭遇和冲突,接下来的写作要追求一种介入性和社会化,寄生于自然固然很舒适,但很难支撑其成为重要的诗人。

布衣倾心于寓意和哲学的阐发,是一位哲思诗人。他比较喜欢通过写作来对自己作精神肖像的描摹,看似刻画外部事物,其实是刻画他自己;他有惊人的新意和反转的智慧,并且存在内在的逻辑,能够产生巨大张力;他有很强的处理能力,把习惯的语言、想象方式予以矫正,这是出奇制胜、翻出新意的特点,是有辩证法意识的写作;他善于在诗歌中进行装置,生成强烈的哲学处境,这点值得赞赏和肯定;他的诗还有着民歌意味,个人特点非常鲜明,希望写得更好走得更远。

 

 

李南

评点聂迪、邓诗鸿、林珊、周簌

 

聂迪有着敏锐的诗歌直觉,他恰到好处的节制与舒展,鲜活的生活气息和足够多的生活细节,用才华搭建的一首首诗总是能捕捉到诗人的心跳声。早年聂迪的诗带有青春张扬的意气,中期经过打磨,逐渐走向成熟。偶尔也会炫技,但在华丽多变的词句下,仍然能感受他一颗炽热的心。聂迪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诗人,他的诗中有原生态的野性,还有泥沙俱下的粗粝感,这正是构成好诗的元素,他会写得更好。

邓诗鸿试图确立起他的诗学符号,从宏大的叙事入口,进行灵魂的舞蹈。以他对诗歌的清醒认识,他应该写出更多与其精神气质相匹配的诗篇来。

林珊的诗是以她的生活阅历为写作基础,以自然山川为表现的物象,对童年的记忆和自然的印象都是她有效的写作资源,轻盈又凝重,朴素又华美,每一个词经由她的笔下概括为灵动的诗句,女性特点非常明显,成长很快,几年间对诗歌的认识、自我的苛求、对语言的敏感,一定会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周簌的诗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抒情质地,内在的节奏感非常强。她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并进行诗的建构,精致且富有张力,总有一种淡淡的伤感,于事于物于人充满烟花般的寂寞,非常具有女性诗歌特点,气质迷人,还有一种古典之美。

诗歌需要一些在词句组合、观念意识、诗学认识上的冒险。赣南诗人在全国范围内特别出众的并不多,这几点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诗歌的分量、深度需要强化;二是诗歌的异质化需要更明显,避免同题诗、同质化现象,与自身作纵向的比较,不断更新、提升自己,和自己拉开刻度;三是在当代性上有所欠缺,很多诗人只呈现山水花草间的生命个体,而没有深置于时代,要有更广阔的视角和格局,超越人类共同的东西。

 

 

干海兵

评点范剑鸣、谢帆云、圻子、周簌

 

范剑鸣在不经意的对日常生活的描摹中捕捉到哲思,在他的笔下对亲人对故土对底层人生乃至于对时代,都有自己的歌吟和思考,写作路子是对的,对小人物有温度的把握,辩证地对现代现实性的把握,对土地深沉和精神追求的对立和依附,以诗性的语言进行处理,给我们一种诗意的思考。他的诗歌语言干净节制,能够在不动声色中对平凡事物的微小细节进行独到的诗意发现。缺点是在语言达到一定高度后,相对有些套路。

谢帆云的诗歌选材宽泛,有现实性,写乡村小人物生活的诗歌,语言粗粝而有质感,同时又有生活思想的痛感,方向是对的。赣南诗群应该有自己的写作特征,要明确赣南标志性的符号和精神向度,现阶段赣南诗群中独到有深度的书写较少,缺少辨识度。应立足于脚下的土地,深刻真切地去写身边人、身边事。

圻子是成熟的诗人,有着自己鲜明的创作特色,他能够在平常事物的琐碎细节中找到灵魂的亮光,不足在于太过注重修辞、炼句,有些诗歌语言上不妨粗粝一些,尝试更多表达方式。

周簌的诗充分体现出女性诗人感性的一面,她的诗歌很率性,情绪色调把握得细腻、真切、准确。建议要更加突出自己的个性。

 

 

 

谢建平

评点范剑鸣、周簌

 

范剑鸣的语言缺少节制,要及时“刹车”。周簌的写作是惯性写作,是一种滑动的写法,有生命的感发,但是太光溜了。诗歌是个不等式,而她的诗近似于等号,含量很小,在创作角度上应有所变化和提高,同时散文化、陈述式的表达太多,诗歌是体验式的,是自己创作、发现的,要与他人加以区别。赣南诗群要踏踏实实静下来,追问人生追问世界,关注世界万象、人生百态,经过漫长的思考和体验,发现深切的期待,才能达到更高水准。

 

 

 

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叶青讲话

 

 

5位老师的点评和指导非常精到,省内外学者老师分别点评几位诗人,有着不同的角度,形式很好,深受启发。赣南诗群9位诗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探索。一是自觉地与时代同行,他们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关注着时代与民生,记录下真切的面对生活的思考;二是自觉地书写这片土地所独有的山川风物、人文积淀,包括红色历史留下的印记,这不仅体现在题材上,更多的体现在他们的气质上,诗歌中融入了文脉地气的滋养;三是自觉地进行着语言的探索、诗意的锤炼和追求,站在古典与当代文学传统的双向坐标基础上锤炼自己的风格,在文字、意向上都在进行努力的探索,整体上展现出赣南诗群向诗坛中心挺进的姿态。向赣南诗群这个群体每位诗人作出的努力、付出的艰辛、取得的成绩表示敬意和祝贺,希望你们继续保持个性的风格和追求,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成为诗坛的唯一、独特的声音,进行超越式的自我追求;保持对土地、对时代的关注,对生活的敏感,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继续进行自我锤炼,不断向最高峰攀登、迈进。文学文艺是培根铸魂的事业,希望赣南、江西的诗人作家,以“培根铸魂”四个字鼓舞自己未来的创作,奉献出更多精品,以更大成就引领风尚,无愧于时代的嘱托。

 

 

赣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雷致欢迎辞

 

 

首先对省内外诗评家、诗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赣南自古为文化沃土,这里文脉磅礴,文风鼎盛,诗意沛然,素有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世界橙乡美誉。赣南诗群是崛起的红土地诗群,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赣南诗群开始凸显并逐渐集群爆发彰显出诗歌的活力,纷纷从国内各大刊物走向全国诗歌读者的视野,呈现出颇具特色的赣南地域气质。它作为一种诗歌生态的形成演变颇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无论创作题材还是诗歌手法都别具一格,艺术上也显现相当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扩大。赣南诗群的这些艺术成就,有待于省内外评论家进行热切关注和深入总结。希望赣南的诗人们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为今后更高远层面的爆发积蓄能量,能够更加努力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同时以此次学术研讨会为新的起点,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勇担文化使命,着力提升创作能力和传播能力,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时代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创作出更加璀璨的作品。

 

 

三子

邓诗鸿

布衣
 

 

 

圻子

聂迪

谢帆云
 

 

 

范剑鸣

林珊

周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