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评论 | 《琵琶围》:传递脱贫攻坚的铿锵力量
发布时间:2021-03-02 09:39:44

 
《琵琶围》:传递脱贫攻坚的铿锵力量

李健
 
       温燕霞的长篇小说《琵琶围》用一座围屋的前世今生,艺术再现了老区独具特色和情怀的脱贫奇迹。故事聚焦贫困户和扶贫干部情感变迁,再现脱贫攻坚路上的真情与温情,展现了决胜全面小康的壮丽画卷。

      “琵琶围”藏在赣南原中央苏区山岭深处,山高谷密,虽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苦于交通极为不便,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应有价值。扶贫干部何劲华、金彩凤在决战脱贫的关键时刻,受命攻坚。他们真诚帮扶、因人施策,克服一个个困难,帮助贫困农户实现了产业脱贫和异地搬迁。小说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石浩财、朱雪飞、许秀珍等八户贫困户的扶贫故事,从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角度,记录了琵琶围村民摆脱贫困的心路历程。小说刻画了村民和干部齐心协力拔穷根、奔小康的奋斗者群像,以何劲华、金彩凤为代表的扶贫干部深入调查、精准甄别、问诊把脉,帮助村民们改变“等、靠、要”思想,找回自我、战胜自我,坚定脱贫致富的意识和决心,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文学作品聚焦精准扶贫,关键在于讲好个性化的脱贫故事,把宏阔的“一类”转化为独特的“一个”。《琵琶围》在真实的生活现场择取鲜活的场景,写出了乡村的烟火气和百姓的真性情。例如,石浩财原本是个能人,曾在外略有成就,不想事业失败,回到村里又遭遇家庭变故,接二连三的打击使他堕落成酒鬼懒汉。他天天泡在酒缸里,骨头软成了油条,脑子乱成了麻糕,落得一个妻离子散一贫如洗。何劲华、金彩凤用绣花的功夫,千方百计帮助石浩财拔掉“懒筋”,唤醒他的事业心,重塑志气,“像炭火煨番薯似的把石浩财的心煨热了,把个油盐不入的懒人酒鬼引导正道上”。最后石浩财明白了,自己跌倒要自己爬,如只想着等靠要,即使千手观音来帮忙,也还是扶不起的阿斗。

       小说犹如在邻里闲谈中,听村民诉说家长里短、苦乐辛酸,整个作品充满泥土气息、生活味道,每个贫困户形象都精准画像、各具特色。如留守贫困户在困境中守望相助,在举手投足中流露出淳良的本性。“生活在琵琶围里的人,就像长势茂盛的脚板薯,枝枝蔓蔓互相缠绕,虽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有时也是折断枝梗连着茎。如今搬下山的人已经在新地方发兜抽芽了,山上的人仍挣扎着吮吸故土的汁液,希望老树能发出新叶来”。

       小说也直面人的自私、算计、攀比心理,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煎熬。比如许秀珍重男轻女,母女关系十分紧张:不符合建档立卡标准,却死缠烂打要贫困安置费;原本泼辣能干,变得偏执刁钻、尖酸刻薄。小说抽丝剥茧地寻找贫困原因,拷问致贫病根。琵琶围的人们或者因乡愁连心,故土难离;或者担心生计无着,对搬迁感到恐惧;或者受制于观念和视野局限,宁愿守着贫困的山寨,也不愿走出去感受新的变化。村民们的心结一点点被打开,心中的忧虑疑惑也解决了,读者可以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他们被帮扶之后的转变:“他们就像长在地里的红薯,一直趴在地上,以前好日子伸手够不着,他们才把好日子看成上天那么难。没想到现在政策给大家带来翅膀,只要攒点儿劲,都能飞上天了。”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还建构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紧扣客家文化元素,重塑琵琶围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扶贫干部何劲华和金彩凤是客家灯彩制作非遗项目传承人和采茶戏传人。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在琵琶围聚合起客家的精神气质,凝聚人们共同的精神记忆,更易唤起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愿景。无论是琵琶围围屋改造成现代民宿,还是灯彩制作传承,新生代农民文创推广,小说着力表现了扶贫与文化的融合,推动乡村文明的活化呈现,焕发起琵琶围村民的精神力量,构建起乡村繁荣的立体图景。

      《琵琶围》不仅记录了当下脱贫攻坚的火热场景,又从历史记忆中挖掘红色基因,它虚构了一座围屋的故事,却鲜活地再现了扶贫一线的昂扬风貌,小说的琵琶围和现实中的赣南乡村融为一体,诉说着村民的心事心声,传递出脱贫攻坚的铿锵力量。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