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
舞出时代旋律——新世纪二十年江西舞蹈述评
发布时间:2021-10-12 11:32:13
    一部舞蹈史就是一部舞蹈创作史。江西是文化资源大省,自古在红色文化、古色文化、瓷文化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舞蹈艺术创作留下了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新世纪以来,江西的舞蹈创作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艺术创作手法更加丰富娴熟,主题立意更加深刻,地域特色更加鲜明,舞蹈呈现效果更加缤纷。
      地域特色艺术创作一直是江西舞蹈编导孜孜以求的风格,江西省歌舞剧院、九江市歌舞团、赣南采茶歌舞剧院等国有院团是我省文艺事业的骨干力量,先后创作了《山那边水那边》《路》《长长的红背带》等舞剧作品。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实现转企改制,逐步成为我国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主要任务。到2012年底,国有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江西省的国有院团在市场沉浮中,受到一定冲击,内生动力不足,造成一些优秀的舞蹈表演人才、舞蹈创作人才流失。
      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校扩招,师范类、综合类大学纷纷增设舞蹈学专业,舞蹈本科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江西省本科高校45所,其中公办本科高校25所,民办本科高校25所,开设舞蹈学、舞蹈学(师范类)、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4所。因此,高校汇聚了一批能编、能跳、能教的舞蹈教师,高校舞蹈创作、舞蹈研究萌发出极大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我省舞蹈创作研究不可忽略的生力军,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这两项国家级基金项目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近十年来,由江西省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有:赣南师范大学赖丹教授主持完成的“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特征”;南昌师范学院刘永红教授主持的“民间傩舞形态研究”;江西师范大学李星杰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历代文庙佾舞舞谱分析与研究”。此外,国家舞台艺术基金项目有:江西师范大学宗华、姜盛的群舞《咫尺之间》;南昌大学林宣池的群舞《绝唱·弋阳腔》;江西师范大学姜盛、宗华的群舞《家乡的月》;南昌大学廖祖峰的群舞《那一年》。
     新世纪江西的舞蹈创作既离不开红土地上传统舞蹈文化的滋养,更离不开红土地上满腔热血的革命斗争故事。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围绕传统文化、红色故事、现实题材为主,创作了一批具有江西地域特色的舞蹈艺术作品。江西舞蹈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依托传统,创新实践

      江西传统民间舞蹈品类丰富、地域特色鲜明。从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江西已有南丰傩舞、永新盾牌舞、吉安县鲤鱼灯等11项传统舞蹈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金溪手摇狮、银坑甑笊舞等90项传统舞蹈获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省级非遗名录舞蹈按照舞蹈类别划分,其中傩舞类10项、各类灯彩30项、龙舞类17项、狮舞类16项,其余如永新盾牌舞等生活习俗舞蹈17项。按照地区分布数量排序,其中抚州地区20项、赣州地区17项、吉安地区15项、宜春地区14项、南昌地区7项、萍乡地区6项、上饶地区2项、新余地区3项、鹰潭地区3项、景德镇地区2项、九江地区1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丰富源泉,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让沉睡于乡间僻壤的传统民间舞蹈再次从田间地头走向艺术舞台。

      (一)以傩文化为题材的舞蹈创作

      傩作为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世纪50年代盛婕等舞蹈家开启了傩舞研究的先河,引起国内外戏曲、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诸多领域国内外研究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江西民间傩舞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朴拙遒劲的艺术特征,一直吸引着本土舞蹈编导不倦的关注。20世纪的《开山》《丰收乐》等节目已经登上全国舞台。2005年由中国文联、江西省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节”上,大型民俗风情歌舞《赣傩的表情》精彩亮相。这是一部由江西本土编导创作的大型情景歌舞,分为“序”“喊春”“张灯”“唱彩”“接福”及尾声,全剧以诗画的形式,将傩舞与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以及民事活动融于一体,反映江西人民的生存状态、生活理想和生命意识,诉说人们寻找家园、营造家园、向往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展示发生在江西大地上独具魅力的生活史和精神史,生动表现这一方土地的人们血脉相袭的信仰和观念,以及充满沧桑感的民俗风情画卷。

      2016年11月7日,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傩班联合主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舞剧、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傩·情》亮相于国家大剧院,将江西南丰石邮原生态傩神形象和寓意进行富有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的艺术创新,将江西傩舞推向全国,推向了国际舞台,引起学界极大反响。全剧围绕中国古老的“傩”文化,由“序”“开天辟地”“生命造化”等十个篇章构成,以舞蹈独有的方式生动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2018年南昌师范学院创作的《傩·祈》入选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舞蹈优秀作品集萃”。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创作的《追傩》入选第12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汇报。
江西的舞蹈编导们从关注傩舞原生态动作到关注傩文化,推动古老神秘的傩从娱神到娱人,从神学到美学,从祭祀仪式舞蹈向舞台艺术表演转换。

      (二)以赣南采茶歌舞为题材的舞蹈创作

      赣南采茶戏中戏曲舞蹈由矮子步、扇子花、单筒袖构成的独特“三绝”在全国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性,一直备受江西舞蹈编导青睐。20世纪90年代,赣南歌舞团创作表现客家风情的大型组舞《长长的红背带》,用象征着生命的长长的红背带,通过一系列客家民俗的展示,表现客家母亲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情感世界。进入新时代,赣南采茶舞蹈仍以其清秀隽永的风格特征和艺术魅力出现在各类艺术舞台。
      北京舞蹈学院以赣南采茶元素创作的舞蹈《那一别》,从形式美挖掘舞蹈内涵元素,将赣南采茶戏的“矮子步”“滑步”等巧妙运用于人物形象设计和舞台调度中,将单筒袖的“抛”“抖”“甩”“挑”“缠”“绕”等特色动作与赣南苏区客家女人“盼红军”“思红军”“念红军”的情感表达相结合。

      以赣南采茶元素创作的另一个舞蹈《刘二寻花》成功入围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该作品以江西赣南采茶戏中的丑角舞蹈表演为素材及题材,系将民间丑角舞蹈经编导再创作而成舞台作品的形态。因此,该作品浸染了民间舞蹈原本具有的幽默、诙谐的喜剧风格特点,而且蕴含了原本民间舞蹈中的深刻思想意涵……让‘秀才们’表现人之性情,更是对‘知识精英’满嘴礼义道德而内心则男盗女娼的辛辣讽刺。”[1]江西中山舞蹈学校的《俏丫戏春》、南昌航空大学的《行走在赣鄱大地上》在舞蹈创作上既继承传统赣南采茶舞蹈元素,又进行改良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三)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题材的舞蹈创作

       景德镇陶瓷是江西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地域舞蹈的创作跟社会审美需求相适应。江西省歌舞剧院、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创作、演出的《瓷魂》,是一部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题材的舞剧作品。全剧以说书人作为全剧的叙事主导,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通过“碎瓷”“问瓷”“寻瓷”“塑瓷”“祭瓷”等篇章向观众述说了一个“人与瓷、瓷与人”的动人故事。该剧在第三届全国舞剧比赛中荣获演出大奖和七项单项奖。六幕舞剧《瓷魂》中,无论是独舞,还是双人舞、三人舞、群舞,都有编导独具匠心之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幕“寻瓷”,表现了高岭、青花历尽艰辛,穿竹林、涉溪流,在崇山峻岭中寻访真谛的故事。编导成功地进行艺术处理,使舞蹈画面构图流而不动、静而不止,在动与静相对之间,寻求更深层次的突破,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按照通常的思维定式,人们在表现跋山涉水、历尽艰难而获得成功等题材时一般都采用写实手法,运用大幅度的身体运动,运用舞台三维空间进行大幅度的舞台调度,通过不同层次的铺垫、展开以体现舞蹈的主题。而在舞剧《瓷魂》的第三幕“寻瓷”中,编导打破人们的思维定式,反其道而行,把双人舞限制在辘辘车形的高台上。一方面编导利用高台的造型一一交代了舞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又阐明了主人翁的行为目的。双人舞用极简的动作,对主题动机通过力度的变化、动作方向的变化、节奏的变化,运用重复、对比、卡农等编舞手法,塑造了高岭、青花不畏艰辛的生动形象。当把限制在高台上运动中的人作为参照物时,高山、流水、翠竹、青松等便都在运动中,潺潺流水在身边淌过,翠竹青山被抛在身后……导演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既解决了群舞的舞蹈性,又使群舞在交代环境及事件的发展中“说话”“说事”,不游离于剧情之外。而限制在高台上的高岭、青花虽没有进行舞台空间调度,但通过群舞的流动、转换,在观众视觉效果上,却是另一番不同寻常的“穿越”,让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这样的艺术处理,不仅使舞蹈画面的流动和谐自然,整段舞蹈极具观赏性,同时又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编导对东方浪漫主义的追求。

       二、根植红色沃土,表现革命历史

       江西红色舞蹈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苏区人民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过巨大贡献,井冈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八一精神、安源精神等都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阿愚(余达喜)在《江西舞蹈创作五十年述评》中提到“伟大壮烈的井冈山革命战争,为江西舞蹈家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舞蹈家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创作了一大批反映苏区革命斗争的作品”[2],如《井冈山颂》《火种》《八一颂》,拥军题材的《洗衣忙》《熬硝盐》《送粮》等。今天,这些感人的故事依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编导们以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歌颂历史和民族英雄。
       在新中国舞剧的人物形象谱中,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英雄豪杰构筑了这个民族思想和精神的脊柱。2018年北京舞蹈学院与江西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创作的《井冈井冈》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井冈井冈》由郭磊担任总导演,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担纲,舞剧所挖掘的正是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现实题材精品力作。从舞剧情节结构来看,《井冈井冈》所选择的“星火燎原”“井冈儿女”“青谷长歌”“十送红军”构成了舞剧的情节主线,讲述了一个革命家庭的生离死别:土生土长的井冈姑娘小丹爱上了红军指挥官秋生,并结出了爱情的结晶。由于叛徒告密,小井红军医院遭到袭击,秋生和战友们不幸壮烈牺牲。在实施战略转移的革命斗争中,小丹把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托付给老乡,踏上了长征之路……


       《井冈井冈》的艺术追求不是故事的离奇和情节的曲折,而是以艺术的方式揭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舞剧结构上,编导汲取了井冈山会师、红米饭南瓜汤、十送红军、临别托孤等众多革命故事的原型进行典型化创作,艺术地设计小丹和秋生这一对红色恋人,以小人物的普通故事演绎中国革命的大故事,以小人物的朴素情怀抒写革命英雄的大情怀。
        在舞蹈语言上,编导将富有江西地域特色的赣南采茶舞蹈元素中的矮子步、踩台步、高桩步、滑步等基本动作贯穿始终,语言的风格凸显了江西地域特征,同时又和舞剧叙事相结合。如第一幕“星火凌云”中的担粮舞,运用矮子步、滑步,既捕捉了红军战士在崎岖蜿蜒的小道上担粮上山的步态,又表现了苦中作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女子纳鞋舞将客家女人打鞋底的生活动作融入舞段表演中,小丹和秋生的爱与情,以鞋为媒,将比鞋、纳鞋、做鞋、送鞋融入情感,表现出那个战火纷飞的特殊革命斗争时期的朴素爱情。编导巧妙地运用赣南采茶舞中特有的滑步、矮桩,将“滑”“靠”与热血青年的爱情双人舞相融合,达到特殊舞台效果。如战士们双手握拳,充满大无畏气概的仰胸,由前滑步变形的高吸腿加上抬、踏、搓步,鲜活地刻画了战士们为了革命信念死而后已的英雄气度。
       在舞蹈音乐元素方面,《井冈井冈》始终贯穿着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江西民歌。《红米饭南瓜汤》《八月桂花遍地开》《映山红》《十送红军》等一系列广为传唱的富有江西地域特色的红色歌曲,承载了江西老表对故土深厚的感情,再现了那个年代的历史记忆。稍显不足的是整个舞剧音乐的统一性和叙事性不足,小丹和秋生两个主要人物缺乏典型音乐形象。舞剧《井冈井冈》统一于秋生和小丹——无数先烈的革命事迹,统一于革命存亡这一国事大事。与此相一致,舞台呈现更重视叙事与情景再现相结合,而不是追求华丽和雕饰。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优秀演员的加盟,让《井冈井冈》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有一次提升,更有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与升华!创作团队多次深入井冈山实地采风,使得《井冈井冈》本体意识高蹈又具有现代思想精神,是近年来北京舞蹈学院坚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又一力作。
      近年来,以发生在苏区的真实故事为原型,江西编导们创作了许多反映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军民鱼水情深、坚持革命斗争的作品。赣南师范大学曾荣创作的《血沃红土》《浴血长歌》,江西师范大学刘俊创作的《等你回来》和宗华、姜盛创作的 《苏区母亲》,南昌大学廖祖峰创作的《野火》《那一年》等一大批红色题材的舞蹈作品在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奖。其中:《苏区母亲》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同时入选全国舞蹈比赛;《苏区母亲》和《那一年》2021年同时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此外,江西科技学院创作的舞剧《红草鞋》,赣南师范大学创作的舞蹈诗《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是近年来高校舞蹈艺术创作从舞蹈向舞剧提升的创举。

      三、紧贴现实,律动青春

     “现实主义精神主导下的现实题材舞蹈创作一直是中国舞蹈工作者努力建构并追随的一个重要传统。”[3]舞蹈编导们以当代人的眼光、视角和思维,聚焦当下生活。每三年举办一届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旨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展示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
       校园题材的舞蹈创作离不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主要内容.表现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作品有南昌大学创作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江西师范大学创作的《相框里的年华》;以大学生就业为题材的有江西师范大学的《朝气蓬勃》、华东交通大学的《一份合同》。
       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校园的舞蹈创作同样离不开鲜活的社会生活,以高房价为题材的有南昌师范学院的《唉!那个高啊……》,还有以关爱老年人为题材的南昌大学的《温暖》、江西师范大学的《年轻的心》《咫尺之间》。时事热点也是舞蹈编导关注的题材,如赣南师范大学的《凉山热血》表现四川凉山救火英雄的感人故事,南昌大学的《请战书》歌颂了新冠疫情期间白衣天使,华东交通大学的《扶贫路上你最美》关注了脱贫攻坚路上的第一书记。江西科技学院的《穹顶之下》用舞蹈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南昌大学的《扇·生如夏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双重》先后入围中国舞蹈“荷花奖”。
        纵观2001年以来江西省高校舞蹈创作的总体趋势,在题材选择、表现形式、创作手法都有很大突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宗白华先生在谈到艺术的审美形式时指出:“艺术至少是三种主要‘价值’的结合体:(一)形式价值,就主观的感受而言,即‘美的价值’……(二)抽象的价值,就客观言,为‘真的价值’;(三)启示的价值……”[4]从这些作品对传统舞蹈元素的继承、语言及表现形式的突破创新可以看出,高校现当代舞蹈创作由追求形式美向注重挖掘舞蹈的精神内涵的转变趋势。

        四、坚持童真童趣的少儿舞蹈创作

       “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于1998年创立,作为中国舞蹈家协会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的全国少儿舞蹈艺术活动品牌,活动始终坚持“童心·童真·童趣”的宗旨,可谓是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少儿舞蹈比赛。
       江西的少儿舞蹈创作在全国一直遥遥领先,一大批富有童趣和教育意义的儿童舞蹈作品在“小荷风采”比赛中屡获大奖,如江西省分宜县中心幼儿园的《洗涮涮》《快乐奶仔》《小眼镜大眼睛》,江西新余蓓蕾幼儿园的《小胖胖》《俏皮奶奶》《箱子里的梦》《饭米粒儿》,江西省新余市中心幼儿园的《小小家务》,江西省新余五一路小学的《陪伴》,江西省南昌市珠市小学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新·声》《奶奶的红樟箱》等获奖作品。江西少儿舞蹈创作和表演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新颖的题材,巧妙的构思,富有童趣的巧妙编排,形成少儿舞蹈的“新余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育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大批优秀的少儿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一线默默耕耘,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舞蹈人才;另一方面,少儿舞蹈巨大的创作空间激发专业舞蹈教师和编导极大的创作热情,一批优秀的舞蹈编导在少儿舞蹈编创中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少儿舞蹈创作水平的提高。
      从江西省历届“小荷风采”获奖的少儿舞蹈作品可以看到,编导从孩子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寓教于乐:《洗涮涮》《快乐奶仔》《小胖胖》《俏皮奶奶》《饭米粒儿》等作品,具有童趣童真;《陪伴》《奶奶的红樟箱》《晒秋娃》等作品,从儿童视角关注当下生活,将传统舞蹈、地方民俗融入创作中。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在第九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发展研讨会发言中指出:“现实题材作为成人专业舞蹈创作的短板,却占据了本届‘小荷风采’所有作品一半以上的比例,非常了不起!”

       五、江西舞蹈文化研究

       江西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主要以专著、论文、课题为主,且成果颇丰,笔者在数据统计上可能挂一漏万,仅就目前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一)理论专著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项目,但其发展、完善及实践的过程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撑。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江西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专著有多部。如朱恒夫主编的《中国傩戏剧本集成》,历时20年的收集整理,是目前市面上原始、完备的一套研究傩戏文化的丛书。该书将江西广昌孟戏等收入其中。章军华撰写的《中国傩戏史》《傩礼乐歌研究》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傩礼制度、傩戏演变的发展规律,在学术上较为准确地辨析了“礼戏”生成、演变、遗存等基本内涵与状貌特色等。黄清喜博士的《石邮傩的生活世界:基于宗教与历史的双重视角》,对吴氏宗族与石邮傩进行了宗族与历史象征与现实、信仰与目标、生活经验与宗族集体意识的整体研究。李坚主编的《江西戏曲民间舞蹈 民间音乐现状调查》和再版的《中华舞蹈志·江西卷》这两本书,均以资料的翔实记录和地方特色的保存为主要特点。还有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追根问傩》,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历年研讨会论文集《舞岳傩神》《祭祀与傩》《古傩新论》中有关江西傩文化戏曲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理论研究。

图片

        此外,郭磊编著的《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把赣南采茶舞教材形成的客观情况予以归纳和梳理,重点强调了教材建设的意义和由此引发的对民族民间舞教材建设的一些思考,是对客家采茶歌舞活态传承的有效保护。

       (二)学术论文

        知网有关江西传统民间舞蹈的博士论文有2篇,即中央音乐学院的傅立民于2002年撰写的博士毕业论文《龙虎山正一天师道斋醮科仪》,复旦大学曾澜的《地方记忆与身份呈现——江西傩艺人身份问题的艺术人类学考察》。硕士论文近80篇,如赣南师范大学郭修彦的《赣县田村客家灯彩研究》,从民俗学角度研究客家灯彩歌舞的种类、特征、文化内涵。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黄晨的《舞蹈人类学视野下的江西民间傩舞仪式中的禁忌》,以江西南丰石邮傩舞和婺源长径傩舞为研究对象,对傩舞仪式“起傩”“跳傩”“搜傩”“圆傩”仪式中的禁忌进行梳理和研究,综合分析傩舞仪式中禁忌存在的原因,以及禁忌的巫术性、宗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北京舞蹈学院张嫣然《石邮村“跳傩”的表演特征》、西安音乐学院方亮的《乐舞神灵——江西省婺源长径傩舞的民俗文化形态解析及其仪式音乐研究》、上海师范大学聂冰心的《从南丰傩舞进校园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传承》等,分别从舞蹈学、音乐学、民族学、历史学等方向对江西各地傩舞、赣南采茶、灯彩、盾牌舞进行综合研究。
       相关的期刊论文约200篇,关于江西傩舞的就占100多篇。它们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主要有源流考研究、表演形式研究、价值研究、审美变迁研究、现状调查研究、传承发展研究等。周华兵的《南丰乡傩的“戏剧活化石”意义》厘清了中国民俗中傩祭、傩礼、傩戏的文化联系,同时思考了民俗文化中乡贤的积极作用、江南地理环境与傩文化的传播、傩文化与社火等学理,认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傩与社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库,可视为戏剧戏曲的“活化石”。朱恒夫的《祭祀·祈祷·娱乐——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傩戏调查》认为石邮村的傩戏是一扇了解旧时乡民宗教观、社会观、宗法观以及娱乐活动的极为难得的窗口。
      关于赣南采茶歌舞的有400多篇。桂兰岚的《地域文化的多层性:赣南采茶舞的当代形态分析》通过对赣南采茶舞“游艺”形态与“演艺”形态的表演特征的剖析,探索赣南采茶舞乡野化的民俗特征与审美价值,思考民俗文化传播与非遗传承保护在当下的发展。李雪玲的《民间“丑” 的意趣和乡土 “美” 的升华——从赣南采茶舞的化丑为美说起》运用舞蹈生态学的方法论,对赣南采茶舞的动态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提炼了赣南采茶舞蹈“化丑为美”的风格特征。对盾牌舞的研究,余友儒的《永新盾牌舞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母题重构》从文化创新和母题重构的视角,挖掘永新盾牌舞中的原生态和次生态的文化元素。
      这些研究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傩舞、赣南采茶、各类灯彩、盾牌舞等,研究种类仅占江西省级非遗传统民间舞蹈中的25%,尚有75%左右的省级非遗名录中的传统舞蹈以及散落在赣鄱大地未入选省级、地市级非遗名录的传统舞蹈,亟待研究人员给予关注。

      (三)科研课题

      赣南师范大学的“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特征研究”、南昌师范学院的“民间傩舞形态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基金项目立项。这两项国家课题均立足于江西传统民间舞蹈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近年来我省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取得的重大突破。
     综观有关江西传统民间舞蹈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地方高校特色舞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2)地域民间舞蹈特征研究;

    (3)地域民间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地域民间舞蹈(傩舞、采茶歌舞、灯彩、盾牌舞)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研究;

    (5)地域民间舞蹈文化价值研究;

    (6)CEO计划,非文字资料体系化。

      其中CEO计划、非文字资料体系化研究项目是余达喜先生与日本神奈川大学常民文化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即运用科技手段在人体上安装十五个传感器,通过数字采集,把江西南丰石邮村傩舞的全部演出节目用三次元动态录像机收录下来,对数码记录资料中的身体表现做动态分析,利用数字化技术保留傩舞的动作,包括所有表演者的动作细节和个体特点。
      高校目前的研究项目主要是从民间舞蹈文化的资料收集整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舞蹈特征的描绘等角度来进行的,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方面缺乏广泛性、系统性、连贯性。在“互联网+”时代,缺乏对时事的热点问题的关注,同质化研究较多,在对舞蹈追根溯源上,论文、课题、专著都鲜有对江西传统舞蹈历史这一重要领域的系统理论研究,缺乏学术水平层的标志性成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研究队伍

       分布在全省各大中专院校的舞蹈师资、研究生、专业院团的舞蹈演员构成了江西省舞蹈教学、研究、创作、表演队伍的主体,近百人的高校舞蹈师资有着学缘结构较广、学历较高、思想活跃的特点,在国家社科艺术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能够汲取江西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文化滋养,在区域舞蹈研究理论、精品课程开发、舞蹈创作等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是,江西各大高校的舞蹈教师研究队伍存在着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上各自为战的现象,无论是全省各大高校之间还是高校舞蹈教师内部,缺少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未形成学术力量。

     (五)江西民间舞蹈文化研究发展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正经历着传播方式和手段的转型。江西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要落实到舞蹈理论研究、舞台表演、舞蹈作品创作上。鼓励江西本土的舞蹈专业人才扎根民间,深入田野采风,研究江西地方民间舞蹈文化,以江西传统民间舞蹈为素材,创作出系列优秀舞蹈作品,将促进承载着赣鄱民间文化的舞蹈艺术作品走出江西、走向世界,推动江西舞蹈文化研究向前发展。


       注释:

       [1] 朴永光:《〈刘二寻花〉“刘王之争”引发的思考 》,《舞蹈》2017年11期。
       [2]阿愚:《江西舞蹈创作五十年述评》,《创作评谭》1996年第6期。
       [3]刘青弋:《现实题材舞蹈创作与中国当代舞建设》,《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0年4期。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 124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舞蹈家协会、南昌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