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舞《故土》
  • 奏响新华章同唱祖国好-喜迎建国7...
  • 《风景独好看江西》音乐快闪
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名家讲堂
名家讲堂
江西省文联、作协举办文艺名家讲堂暨文学沙龙活动,著名作家李浩受邀担任主讲嘉宾
发布时间:2020-08-31 10:38:15


       8月27日,由省文联、省作协共同主办的2020年江西文艺·名家讲堂暨文学沙龙在昌举行,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获得者李浩以《值得追问的文学常识》为题作讲座。省文联党组书记马玉玲,党组成员、主席叶青出席活动。省文联兼职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李小军主持活动。省文联机关干部职工,来自全省各地的作家、文学爱好者等120余人参加活动。




       李浩围绕文学之用、文学的源泉、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文学的地域性标识、文学语言的“翻译腔”以及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等六个议题与大家作了深入探讨。



       李浩认为,文学之用是文学得以恒久存在的理由之一。伟大的文学作品会帮助我们完成自我塑造,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和世界中的种种独特,帮助我们建立和世界、和他人相对恰应的关系,帮助我们唤起自己身体里的悲悯、勇气和体谅。他认为生活是文学的源泉,但历史、传说和想象力也是文学的重要源泉。强调作家的时代印迹是许多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但优秀的作家在完成书写的过程中,总是会希望自己能够写出跨越时代的作品,追求“永恒性”应该成为他的重要追求。他指出,地域性标识会增加作家的辨识度,强化其个体性,但地域性标识同时会“限制题材”,作家需要保证自己所有的“地域书写”都是有效的、甚至是卓越的,否则阅读者对这一标识不会特别在意。就语言的“翻译腔”是否应该避免这一问题,他认为,优秀作品的语言,我们应该秉承“拿来主义”,只要是好的、优质的和美妙的,我们都可尽量多地拿来、改造,为它打上个人印迹,而不是有意识地忌讳所谓的“翻译腔”。对评判文学作品的好坏是否有标准,他认为,有四条标准可以遵循:一是新颖度。文学作品要有独特而出人意料的“发现”。二是问题意识和“智慧”度。文学的启蒙性会对我们的习焉不察提出警告,会让我们沉思和追问。三是艺术性。作品需要在文字中建立汁液和气息,让阅读者感受到故事的魅力、情感的魅力和文字的魅力;需要建立恰当的甚至让人叫绝的艺术平衡。四是内在真诚。作家要说的和他所信的,能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某个人、某些人抽自他的肋骨,连接着他的血液。这四个标准相互毗连、相互渗透。



       27日晚,还举办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沙龙。嘉宾李浩,省文联党组书记马玉玲、省作协主席李小军,省委宣传部文艺处二级调研员张保华和部分作家、文学爱好者近三十人参加活动。大家就文学与生活、现实与虚构、先锋与传统、阅读与写作等文学话题进行了愉快的交流探讨。

       马玉玲勉励大家,要充分利用好江西文艺·名家讲堂这一平台,开拓视野、更新理念,努力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要办好文艺沙龙,创造良好的文艺创作与交流的氛围,通过做好名家讲堂延伸服务,充分促进文艺作者与名家的交流,让我省文艺创作队伍进一步提升文艺创作水平,增进文艺创作认知,进一步增强讲好江西故事的本领,树立做新时代文艺名家的雄心。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省文联重新启动江西文艺·名家讲堂活动品牌,省文联、省作协邀请知名作家来赣讲学,为基层作家、文学爱好者答疑解惑,此行获益良多,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交流机会,让更多的基层写作者获益。



        江西文艺·名家讲堂由省文联于2007年创办,至今已邀请文学评论家阎晶明、吴义勤,著名音乐家徐沛东、张千一,评论家仲呈祥,电影导演高希希,著名油画家徐芒耀等数十位全国顶尖作家、艺术家来赣讲学,是旨在开阔我省文艺工作者视野、更新观念、交流思想、提升创作水平的高端学术讲座,已经成为培养江西文艺人才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