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省联动态
省联动态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发布时间:2021-06-03 14:31:36

       5月1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江西省作家协会、人民文学杂志社和江西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温燕霞《琵琶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李敬泽、邬书林、胡友笋、黎隆武、施战军、叶青、吴信根等领导与专家学者与会研讨。6月1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第5版整版刊发文章《小切口描绘大时代宏伟画卷——专家齐聚研讨温燕霞〈琵琶围〉》。

      江西文艺微信公众号分两次转载全文。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李敬泽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文艺界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反映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优秀作品。其中,《琵琶围》是非常突出且得到文学界和读者喜爱的一部好书。《琵琶围》用扎实的现实主义笔法描写了赣南原中央苏区山村脱贫的过程,集中反映脱贫攻坚中最难的“扶贫扶智”主题,在扶贫与脱贫的进程中将传统精神和时代价值融于一体。召开《琵琶围》研讨会,深入探讨它的特点、优长和经验,对于在新时代条件下,推进重大现实题材的创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邬书林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琵琶围》把我国新时代的一个伟大实践,通过一个小的场景展现,用虚构小说写出了当下中国扶贫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且写得很生动,这是非常难得的。中国的脱贫攻坚,放到人类文明进程当中考量,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在世界史上都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但是恰恰一些国家不愿意看到、不承认的,我们自己过去也没有足够的认知;这个时候用叙事类、虚构类的小说把这一巨大进步写好,还原我们当下社会生活的现实,对我们向国际社会介绍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讲好中国故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文本或视角。

黎隆武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

      《琵琶围》是一部努力创新、汇聚了各方力量,着力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生产能力的作品。《琵琶围》是一部以小见大、与时代同步的作品,小是小切口,整个脱贫攻坚战则是一个宏伟的画卷。在我们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历史性时刻,《琵琶围》的创作出版,可以说踩上了时代的鼓点,与时代同步,为时代添彩。《琵琶围》是一部践行“四力”,体现人民情怀的作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温燕霞来自革命老区赣南,《琵琶围》浓郁的客家风情、活灵活现的客家围屋生活以及脱贫攻坚的鲜活场景,淋漓尽致展现了作者不同凡响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生动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是,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施战军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

       《琵琶围》2020年9月在《人民文学》杂志首发,经过耐心细致的创编互动,把最精彩、重要的部分精编成12万字发表后,读者反响热烈。近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类长篇小说已出版不少,但《琵琶围》是自己读到的最结实的一部作品。《琵琶围》是一部有特点的小说,它藏着很多门道、留了很多味道。比如,小说有一个“入围”和“突围”的辩证;扶贫扶志(智)的问题,这是小说的核心内容。我们觉得老百姓在志(智)方面需要扶起来,老百姓不是天然地缺少这些东西,而扶贫扶志(智)的工作队自己也要扶志(智)。所以,这给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腾挪空间和审美天地,它不仅仅是一部重要现实题材的作品,同时在艺术上也值得我们反复去推敲。温燕霞写出来的东西非常朴实,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却深含着象征意义,可以给我们的现实创作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叶 青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中国评协副主席、江西省文联主席

      《琵琶围》是近年来江西脱贫攻坚主题乃至现实题材创作中,具有标志性的一部重要作品。2021年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年,中国作家如何用文学来记录、讴歌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学档案,是一个重大课题。江西作家温燕霞先后在赣南、赣西、赣东多地农村进行实地采访,走村入户,与扶贫干部、贫困群众同吃同住,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故事,也获得了真切的感悟和体会,最后聚焦于赣南革命老区一座围屋的前世今生,潜心创作出《琵琶围》这样一部力作,其中经验值得探讨和总结。长篇小说作为一种虚构类文体,在书写伟大历史进程中,往往比非虚构类作品更能突破一时一地的局限,在对现实揭示的深度以及思考深度上也有其优势。若干年以后,像《琵琶围》这样的长篇小说,能给人们提供这个时代更真实的状态、更真实的思想和情感,这正是成功的长篇小说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吴信根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江西出版传媒集团连续12届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琵琶围》是一部“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作品,用长篇小说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和鲜活细节描写江西围屋里的脱贫故事,以小围屋小人物写出了大时间大空间大变化。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节点。希望出版社以研讨会为契机,认真听取领导专家的真知灼见,对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认真打磨提高,用精品力作为喜庆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

胡友笋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

      《琵琶围》不是简单的脱贫攻坚主题,我们可以把作品放到脱贫攻坚主题之外的更宽阔领域来看,既讲脱贫攻坚主题,也可以说是当代文学中的农村题材,再往前延伸是乡土文学。《琵琶围》放在这个脉络里面,也都有它独特的意义。无论是艺术处理甚至是一些重要线索脉络的勾连,《琵琶围》都有值得深入解读的空间。

胡 平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

      《琵琶围》中,谢春这个人物写得特别值得赞赏,这个人物与扶贫并没多少关系,但是在扶贫干部去扶贫的时候,她在单位里趁机把扶贫干部的位置占了,这个人物设计特别好。我们写扶贫题材就是不要完全写扶贫,完全写扶贫一定不会有很好的文学性。文中对高科技的描写也特别好,例如,石浩财有高科技手段,有很多粉丝,动不动把扶贫干部的东西弄到网上去……这些描写把扶贫过程完全现实化了。

梁鸿鹰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文艺报》总编辑

        当前江西全省的文学创作呈现出非常好的态势,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报告文学创作都涌现出不少佳作,温燕霞的长篇新作《琵琶围》体现了江西文学热情关照现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等优良传统。作品立足新时代脱贫攻坚壮阔实践,围绕扶贫搬迁与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展开的一系列矛盾冲突,书写了决战小康宏伟事业中人民群众身上所焕发出的巨大自觉性和创造性,讴歌了基层干部无私奉献的精神,刻画出诸多血肉丰满、性格饱满的人物形象,全书洋溢着浓郁的现实主义特色,地域文化色彩和客家世情文化色彩鲜明,为新时代现实题材主题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张 陵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专家们这么说(一)

 

       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

       从“脱贫攻坚斗争中走出来的文学新人”这个题材以及从小说艺术规律来看,《琵琶围》是艺术规律掌握得最好的一部小说之一。这部作品对作家来说是面临的一个硬骨头,怎么把它啃下来?作者不是用很重的力量,反而用的是一种非常巧的办法,这个巧是有一种艺术规律的。首先作家对生活非常熟悉,掌握了很多细节。本来这种题材就是为报告文学准备的,作家用艺术上的把握能力把小说创作的难度都消解掉了。其次,作家一开始就把作品放到了几乎没路可走的位置。现实中的扶贫有一些突破口,但是小说一点突破口都没留。偏偏这时,作者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老老实实做调查研究工作。所有的问题都因为调查研究找到了主要矛盾,然后不断去解决它,小说创造的典型环境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