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省联动态
省联动态
“江西省中青年评论作者培训班”举办
发布时间:2020-12-03 09:13:50
       为培养和提高本省评论作者的创作能力,加强与省内外评论家的联系,发展壮大《创作评谭》杂志的作者队伍,推动江西文学评论创作的发展,11月27—29日,《创作评谭》杂志社与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南昌大学文艺创作中心联合举办了“江西省中青年评论作者培训班”。 省文联党组书记马玉玲、主席叶青、副主席张越莅临讲座现场并参加了相关艺术沙龙。

 方李莉教授在讲座中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国家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方李莉教授在27日下午举行的讲座“超现代性的景德镇发展模式——从生产地到艺术区的文化实践”中,分析了景德镇现象是如何折射出一种更广大的时代变迁与发展,我们如何通过景德镇的模式去观察人类社会是如何由一个生产型的社会进入一个以服务和知识为基础的全球经济社会。在讲座中,方李莉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进入一座城市的新视野和方法,看到景德镇如何冲破地缘的束缚,在一个更加多元和自由的空间里去形成包容全球性文化的新的发展模式。 


       在晚上的“艺术人类学的当代价值”的沙龙中,方李莉教授介绍了艺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发展,以及自己从事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心路,重点讨论了艺术人类学对当代文艺批评与研究的启示。在沙龙中,方李莉教授就培训班学员围绕艺术人类学等论题提出的诸多问题作出了热情的解答。沙龙气氛热烈。
 方李莉教授在艺术沙龙

       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在讲座中对当代文学批评的观念、方法与视野进行了独特的解读。他由中国现代文学对于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意义说起,重点分析了文学的形态、历史观、叙事方式等在当代多方面的发展变化,提出要以开放的、动态的观念,来关注当代文学、践行文学批评。讲座体现出开阔的视野与深刻的理论。
 刘大先研究员在讲座中

       28日下午, 《上海文化》杂志副主编、青年评论家张定浩在讲座中对“复述与引用”与评论创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指出一个优秀的评论家要“不夸大,不掩饰”,有足够的准确,要有能力去迎难而上,而不是避难就易。他强调一个称职的批评家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评论对象,而应以独立的、不依附的自我参与评论对象的阐释与重构。批评的理想是走向一个由自我、评论对象与外在世界同构的世界。三者交融,才会创作出一个丰富而深刻的批评空间。

 

 青年评论家张定浩在讲座中

       29日上午,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青年评论家岳雯,在讲座中无私地向大家呈现了她丰富的阅读体验和写作经验,既有认识高度,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她从文学批评的分类谈到研究对象的选择,指出评论家要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和价值立场来选择评论对象。选择对了评论对象,等于评论成功了一半。评论家要有问题意识,有一个问题推动你去写。不能把作家的创作谈当作作品的核心命题,要有自己的独特发现。评论家对作品的价值判断要有一根稳定的线,他们要在自己的文字中树立起一个评论家的形象,体现一个评论家的尊严。她尤其强调,情感是评论家的核心,文学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既意味着评论家要具备共情的能力,也意味着他们对世界的责任。 
 

青年评论家岳雯在讲座中

       29日下午,培训班前往八大山人纪念馆观摩学习“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周晓健馆长为大家现场教学并组织座谈。
 
周晓健馆长在座谈中

      叶青主席参加现场教学,并在座谈会上对本次培训活动做总结讲话。他说,此次培训班,既有面对学员和各界听众的公开讲座,也有几位著名文学评论家的小课堂授课;既有多次沙龙式的互动,还有现场教学和观摩交流会。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让大家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艺术感悟力。
 
座谈现场

       叶青指出,当下文学评论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就是“棒杀”或“捧杀”。缺少真正基于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对作品的客观评论。文艺评论工作者要自觉承担起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责任,面对各种不良文艺现象要明确态度、亮出立场。他希望年轻的评论工作者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适应新媒体的特点,主动在新媒体上发声,引领读者通过评论更好地理解作品。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我省的文艺评论工作做得更好,写出更多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文艺批评力作。



       本次名家讲堂及评论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不但得到了省文联领导的肯定,也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学员部分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