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舞《故土》
  • 奏响新华章同唱祖国好-喜迎建国7...
  • 《风景独好看江西》音乐快闪
当前位置: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网上展厅
网上展厅
江西的年,中国的年
发布时间:2019-02-11 16:02:26

 

(编者:《江西的年 中国的年》文集由江西省作家协会编撰,该文集通过36位作者的叙述,反映了江西的别样年味,描摹了岁月中渐次消逝的风景,呈现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今天“江西文艺”向您推荐阅读文集中的一篇散文《执拗的年味》,并祝您新春佳节合家幸福、吉祥安康!


执 拗 的 年 味

丁 智

 

    因为他们,我感觉年味更加地悠长与热烈。


(铅山县河口镇明清古街街景,资料图)

 

(一)

   
    一进年关,铅山河口镇罗家桥上就会有位身穿蓝布袄的老太太端坐在一只木头的矮凳上倚着雕花的石栏摆地摊。一块灰色的棉布上放着几十枝红红绿绿纸扎的小花。纸以铅山独有的连四纸为原料,涮上明矾,染上红、绿二种颜色,红色的是花朵,绿色的是叶子。花系在一枝长长的嫩竹签上,在冬天里热情洋溢着。这个花叫“春枝”。

    立春那天,铅山人都会准备一个碗,盛上土,种上一株翠绿的白菜再植上一株嫩绿的冬青草,然后再树一根“春枝”。这是祭祀青牛的祭品,让青牛感受春天的花红与叶绿。祭品放在厅堂的香案上,待春来临的时分,点上鞭炮,红红绿绿地以迎接新春的到来。

    卖“春枝”的老太太姓祝,听闻祝老太太有做“春枝”的秘方。“春枝”的花是用迎山红的花汁染成的,叶用的艾草汁。所以在冬天供着有着春天的味道,天上的青牛特别喜欢。因为“春枝”,祝老太太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现在祝老太太的日子挺欣欣向荣的。但对“春枝”她总有一种感恩。看她坐在罗家桥上在寒风中春风满怀,你会感到春是温暖也是执拗坚韧的。
 

(二)
 

    周大爷比较纠结的是,现在做灯笼用的细棉纸不容易买到了,文具店类似纸的种类虽然很多,纸加工也很平整,但做灯笼的效果总不如手工棉纸,丝丝缕缕地有若云在起伏荡漾,烛光闪烁在内不着一丝风也能摇曳生姿。

    虽然现在的龙灯也能商场购买,但石塘镇丁马山的人依然喜欢自己扎灯。秋收之后,庆新春舞龙灯的理事会就迫不及待地成立了。周大爷照例是会长,他会挑一个吉庆的日子,领大伙来到村子的护龙山上,一翻默默祈祷,在山的南方挑最挺拔的竹做灯架,找最结实的野荆巴做舞龙的木柱。他们相信,来自自家护龙山的木竹所扎的龙灯更能与乡村相连,更能护佑家乡的一方土地。

    从开始扎灯的日子开始,周大爷就开始净手,不杀生、不赌博、不干脏活。裁竹、扎灯架、糊龙身,画龙鳞,缠彩带,贴彩纸。每个步骤都是技术,每个活都有讲究,每道工序都是虔诚的心相伴。随着龙灯的日益成形,祠堂也日益热闹起来,村里的大人小孩,有事无事都要顺道或拐个转到祠堂瞅瞅,或剪花,或裁纸,或拌浆糊,或绕龙灯走走不亦乐乎。大家的笑容,随着新春的临近越发地灿烂。

    龙灯扎好后,周大爷照例要挑个吉日,在吉时带领理事会的大伙,敲锣打鼓到附件的土地庙,用干净的毛笔沾着朱砂、顺丰、千里、精血等配置的“神液” 为龙点眼。龙的眼、耳、口、鼻、舌及额头点上“神液”之后,龙就算开了光,龙就具有了灵性,那就是真龙了。

    舞灯的日子,是丁马山最热闹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准备了酒与茶点,准备了鞭炮与蜡烛接灯。并叫上自己的亲朋好友,一同享受这风调雨顺的生活。那晚鞭炮相连,五彩缤纷的焰火在空中火树银花。

    丁马山的龙灯为十二节,寓一年十二个月月平安幸福,若遇闰年,就是十三个月,龙灯就为十三节。最有味的当属龙尾,单独一节。舞灯的那晚,舞龙尾的小伙子总会被大胆的姑娘、顽皮小孩拽着,有时头上被撒上花,有时脸上被涂上锅底灰,有时或被哪个长辈拉上喝上一杯酒。为了风调雨顺的日子能留在自家的时间更长一些,各家各户都将龙灯挽留,让龙停留的时间更长些,让舞灯的快乐更漫长些。所以丁马山的龙灯,常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龙头被鞭炮轰隆隆地被迎接着,龙尾还在被开心快乐地嬉戏在另一个庭院。有时龙头在巷子头昂首阔步,龙尾还在人群之外与挑礼担的小伙子一起在乡村的道路上被乡情压得歪歪斜斜。

    但不管怎样,正月十六,龙必需回到天庭去。选一个地旷人稀的水溪边,摆上酒,燃上香,在对天地感恩与祈福声里,龙灯在熊熊的火焰中化着一道清烟飞向太空,龙回到了天庭。

    周大爷与丁马山的人都相信,与他们的一同快乐幸福的龙会记着他们与这边土地。

 

(三)

 

    现在喝米酒的人少了,用锡壶煮酒的更少。但娶亲时,男方家一定要准备一把精致的锡壶,将染红的花生、莲子、桂圆、红枣用红绳穿成串,挂在锡壶上,这种拎“莲子壶”娶亲的习俗一直还保存着。当然用锡制的烛台、香炉祭祖,用锡制的酒壶替列祖列宗施酒仍是乡村庄重而又华丽的选择。

    周太顺是石塘的老字号,这字号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周师傅制锡的手艺是家传的。每把壶,周师傅都会雕刻吉祥的图案。或八仙过海,或松鹤延年,或四世同堂,或指日高升,但周师傅最喜欢的还是连生贵子图,图中也无非是莲子、花生、桂圆、枣子之类的图案。大伙就是喜欢这图,熟悉而又喜庆,寓意明了而言语含蓄。所以有些壶被磕磕碰碰,或歪了嘴或断了把,大家都舍不得丢弃,都会拿到周师傅这儿修理。

    钟鸣鼎食之家是看不上锡器的。相对于铜器,锡平易且价廉;相对于瓷,锡坚强且韧劲。所以随便一个农家,咬一咬牙奢华一下都可制办一套锡制的祭器。最不济的家庭都想制把锡壶温酒,在冬日的阳光下,围着一张矮桌,三五个亲友聚着,米酒就在壶中隔水煮着,暖暖的酒在新春相互的问候与祝愿声里暖洋洋就像这春光。

    一壶酒提在手中,沉甸甸的,很像脚下的土地。酒酣时,锡壶与酒的颜色一致与天空的颜色也一致,都是白花花地闪耀幸福的光芒。

    有人说锡壶煮酒,怕有毒。周师傅大笑,天下万物都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人偶尔地沾点点金气,又有何惧。

    酒后,再看厅中案几上锡台上的烛光,明媚地就如春日照耀着大地。

 

(四)

 

    其实,至少有十位外商找过林师傅,希望他的竹编制品能批量产生,进入海外市场。但林师傅实在找不到青年愿学习竹编技艺。

    林师傅的竹编有三绝,一是竹子的变色,青青的竹经他用高温的菜油一浸,竹子就紫红了,这样做出的工艺品显喜庆。再就是他竹编的造型能力,瓶、碗、盒、盘,皆造型准确,经年不变形状,有时做个小动物,那是更是活蹦乱跳,栩栩如生。最绝的是竹子嵌花技术,竹青、竹黄以及油浸后的紫色竹片,左右上下地穿插一番,竟可编出不同的吉祥图案来。

    大家最喜欢的还是林师傅编的茶点盘子。红红的果盘,盘底编上万字花底纹,中间着一朵牡丹。这样的竹盘轻便而又热闹。

(铅山竹编,资料图)

 

    正月,随便一户人家来客,左邻右居都会用竹盘装上满满的一盘糕点,馃片、芙蓉糕、芋头糖、花生、芝麻片,味道不同,品种各异。这些糕点像盛开的花朵,矮矮挤挤在客人身边。主任的问候,乡亲的招呼让客人应接不暇。在热茶袅袅的香气里,在茶点的甜蜜味道重,亲情似春花绽放,心情似春日闲云,不觉浮生半日。

    特别是新女婿上门,有时茶点一桌摆不下,就会再拼一张桌,每家的糕点,都必须品尝一下。看到客人惬意地吃着茶点,茶点的主人才开心,菜浅了再续,果盘浅了再满上,直到热气腾腾的酒菜上桌。茶盘才换上菜碗,茶杯才换上酒杯。

    酒后,那火红的茶盘又执拗地出现了,热情洋溢着,象春风吹过竹林,哗地一声又哗地一声,不信,寂静的万山不苏醒过来。
 

(五)
 

    我学习书法不知是否与少时的记忆有关。但贴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缓,且家中每年的对联必是自已手笔,看到旧门楣的对联被换然一新,整个门庭好像也霎时光亮起来。

    因一些亲戚朋友的厚爱,近年,春节也是我较忙的时候,往往是东家的对联写好,西家叫写对联的电话又来了。虽然忙,但看到朋友手拿对联的笑容,自己的心如沐浴着暖阳。春日里在进大街小巷行走,不小心蓦然看到自己写的对联,熟悉地就如看到春花在阳光下招摇,心在舞蹈。

    近年,越来越多的群众喜欢用书法家手写的春联了,有些群众还自拟春联请名家书写。春日逛街看住户春联,赏联中语、评联中字、猜书写人,好像也是一种娱乐方式。这种方式从城市漫向乡村,好像成了一种新时尚与一种传统的文化象征。

一个新村点竣工了,一个秀美乡村要打造成型,都要请书法家写新的对联再美丽一翻。当然过新年,更要请书法家为村子书写对联喜庆一翻。所以春节来临,我这个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是忙人之一。企业酬宾送福进万家,乡镇送暖送福到乡村,文化入村入户乐群众,都喜欢请书法家现场挥毫,书家笔舞龙蛇,看客欢心雀跃,在浓墨如酒的尽情挥洒中,在红纸对联的吉语里,你会感觉自己与周围所有的人近了起来,好像有一条河流让我们共同沐浴共同欢喜,在我们的血脉奔腾不息,在新年里燃烧,在新年里薪火相传。

    火红的对联使千家万户的门楣灿烂起来。你会想到那手牵着红纸蘸墨书写的人,他们与张挂这些对联的人一样,脸上荡漾的笑容都写着:新春快乐。


    《执 拗 的 年 味》作者:丁智,1970年出生,江西铅山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铅山县文联主席。